媒体:若特朗普接受 让美为中国养鸡种豆也未尝不可
  时间:2018-04-18 08:3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
[摘要]

美国3亿人口,耕地比中国还多,天经地义地应该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给中国养鸡种豆。所以,我认为,只要中国一方面表现出斗争到底的勇气,另一方面提供可以共赢的农业市场,特朗普会做出理智的选择。毕竟他在美国树敌那么多,需要尽快做出点成绩来证明自己。

前言:什么是大豆

500

什么是大豆?大豆种子就是我们喝啤酒时吃的毛豆。只是毛豆没有等到完全成熟就连同豆荚一起摘下来煮。要是等到大豆成熟了再摘,从豆荚里剥出来晒干,就是黄豆或者黑豆。这个知识虽然应该很普及,但我发现很多城市人还真的不知道毛豆就是黄豆,所以有必要强调一下。

500

接下来我给大家看几张图片。

这是整棵大豆的样子:

500

这是大豆田:

500

这是秋天的大豆田:

500

这是收获的大豆:

500

接下来我给大家看一些数据,这是大豆的营养成分:

500

这是大豆和其他油料作物的比较:

500

这是大豆和其他作物的亩产对比:

500

可以看到,作为粮食,大豆的蛋白质和油料含量异乎寻常的高,但亩产不足;作为油料作物,大豆的产量还可以,但油比较难榨。这是大豆的基本特征。

然后我们再看看大豆消耗劳动力的数据,可以发现大豆是一种比较节约劳动力的低产粮食。

500

低产,就意味着作为口粮养人不多。我们有个常用说法是广种薄收,产量低了,就要用面积来补充,再加上大豆比较节约劳动力,可以看出,大豆比较适合人口少,土地过剩地区提高总产量。不适合在人口密集区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

一历史

上面是大豆和其他农作物对比的的基本数据,接下来我谈谈大豆的历史。

我们中国有很多物种是和其他文明反复交流之后产生的。比如说玉米、小麦、菠菜都不是中国原产。但从考古证据和生物学证据来看,大豆几乎可以100%的确定源于中国,因为在近代之前,所有大规模种植的记录都在东亚;而全部野生大豆也都分布在东亚。

500

从分布区看,只有韩国和俄罗斯一部分地区也有大豆野生种。

最早的大豆不叫大豆,叫“菽”,“豆”是一种青铜器皿。后来因为经常用“豆”来装煮熟的“菽”,慢慢才有今天这个含义。

500

这才是“豆” 所谓一豆羹,就是上面这东西装满汤

同样出现于青铜时代末期的《诗经》,也多次描述了大豆这种植物.

从诗经的描述看,青铜时代大豆资源还是野生和种植并存。因为野生大豆有些特性非常不适合种植,比如说豆荚容易爆开。作为一种野生植物,大豆的种子一旦成熟,就应该让豆荚用力炸开,才能在尽量大的范围内培育下一代,但这显然给收割制造了麻烦。所以,这一阶段中国北方主要的农作物还是小米,也就是粟和黍,南方的农作物是稻米。菽,也就是大豆还是一种介于零食和口粮之间的作物。

但是呢,野生大豆种有上万种,只要扩大搜索面积,各种奇奇怪怪的性状都能找到。到了铁器时代,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中原文明获得物种的来源越来越多。按史书记载,东北和华北之间的燕山山区,也就是我家乡所在的承德市一带有一个山戎部族,他们就经常把高质量的豆子卖给中原文明。公元前663年,孔子出生前112年,山戎南下攻击燕国,齐桓公出兵帮助燕国反击,一直打到燕山深处,在我家乡附近找到了非常良好的豆种带回中原,大豆从因此半野生的零食上升为主要的庄稼。(要种好大豆,死守“传统”是没有前途的)

500

蓝框处为山戎红色为齐桓公北上方向

当然,物种改造不可能是一次的事情,相信这个时期,中原地区和周边有很多次类似的物种交换,最终打造了今天的大豆。齐桓公北伐只是物种交流的一个代表。

大豆成为主粮以后,中国北方是粟菽并称,南方继续吃稻米。到了战国后期,一度40%的北方土地都种大豆。

为什么这个时代豆子种得越来越多呢?前面我提到了,豆子适合地广人稀的种植区。春秋战国是青铜器向铁器过渡的时代,过去只有各个城邦国家周围的土地有意义,现在整个国家都可以开发了。同时边缘的一些国家,比如楚国秦国赵国拿着先进的武器,把文明的边界往外推进了几百公里甚至上千,人均土地一下子大大上升,很适合豆子这种适合广种薄收的物种。

500

和上一张图做对比

当然,豆子作为主粮也有它自己的问题。首先豆子吃起来会胀气,往往是还没吃饱,肚子里的气体就让你觉得吃不下了,让胃肠很不舒服。至于当众排气,这对于古人来说倒是小问题。其次,大豆有豆腥味,气味聚集在一起是臭味,也让人不想多吃。最后,生大豆是有轻微毒性的,里面的皂苷、凝血素会刺激内脏,让人呕吐甚至昏迷,必须完全煮熟才能吃。大家煮黄豆或者煮毛豆的时候,一定记住要彻底煮熟,不能有侥幸心理。古代未经选育的大豆想必毒性更大。

这几个原因放在一起,导致大豆不能成为绝对的主粮。不用磨碎的粟(和黍),也就是小米始终保持了第一主粮的位置。

但是,作为油脂和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粮食,大豆有很多吃法。磨成粉就很容易彻底炒熟或者煮熟,不会中毒。如果做成豆浆或者豆腐,就不会胀气,也没有豆腥味。为什么春秋战国时代的人不做豆腐或者豆浆呢?

因为加工费用太贵了。

古代要把粮食磨碎,最高效的办法是用磨。磨说起来简单,就是上下两个圆柱体,刻上磨齿,在中间的缝隙把粮食挤成粉末。

500

500

为了保证压力和耐磨,这个圆柱体只能用石头来做,尺寸精确度要控制在几毫米的水平上。如果有金属工具的话,石磨做起来不难,一个石匠带上两三个助手,两天时间就能打出一盘石磨,再加上一天时间运输,给中间安上一道铁轴,普通人家可以用上好多年。

战国后期,铁器逐渐普及,拿着铁凿子的石匠越来越多,解决了制造石磨的技术问题。目前考古发掘出来的最早石磨是秦朝的。汉朝初期,石磨还是有钱人家的厨房奢侈品,到了汉末才大众化了。现在豆腐行业说自己的祖师爷是刘邦的孙子、汉朝淮南王刘安,从石磨的传播来说,这个传说是符合历史背景。因为在刘安生活的西汉时代,平民的确要向贵族家庭学习用石磨。

但是,石磨的普及并没有增强豆子的地位,因为另一种庄稼在石磨普及的过程中受益更大。这就是源于中亚的小麦。

小麦传入中国,比齐桓公去我老家旅游更早,甚至可能在传说中的夏朝就进入中国了。但是,因为没有石磨,当时的吃法不是蒸馒头烤面饼下面条,而是煮麦饭,也就是把去皮的小麦粒像大米一样煮熟。现在也有这种吃法,叫麦仁饭,大家尝一下就知道为什么当时的人宁可煮豆子也不吃小麦了。毕竟豆子只要煮透,口感也能松软细腻,麦仁就算煮一晚上,还是难消化。

500

麦仁,看着就不像稻米那么好吃

一旦有了石磨,麦子可以变成面粉,这种口感好,吃了不胀,也不容易中毒的食品就立刻打败了大豆。汉朝早期,豆子还是绝对的主粮,到了唐朝,小麦已经上升到第二甚至第一主粮的地位。同时中原人口越来越多,也不愿再种产量较低的大豆,大豆就逐渐边缘化了。

大豆这个“边缘化”有两重概念。从食品的角度说,从主粮变成了配菜,中原农民种大豆主要是为了做酱做豆豉,或者是和其他作物轮作,调整一下土地的肥力。从地理的角度说,中原人口稠密的地方集中种麦子,种小米,大豆重新回到了地广人稀的边疆地区。反过来说,如果人口稠密的地区坚持种大豆,就可能导致主粮不足,社会动荡。(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农业国,本来也不适合种大豆)

作为粮食,大豆的历史到此就结束了。但我们知道大豆含油率高,今天说起大豆,我们的第一反应也是豆油。为什么豆油没有挽救大豆的地位呢?

因为豆油太难榨了。前面提到,大豆作为粮食,含油率是最高的,但是作为油料作物,含油率反而是偏低的。花生含油率40%,菜籽含油率30%算非常低,大豆含油率18%就接近满分。。大豆绝对没有这种效果

其次,大豆油不是均匀分布在大豆里的,而是分散成很多微米级的小油滴。这些油滴表面覆盖着一层非常坚固的卵磷脂,就算把大豆磨碎也不会破坏。所以,我们用石磨就能从芝麻里获取香油,磨豆浆却看不到豆浆里有油。

500

大豆中的豆油微滴红色为液滴外壳

真正榨豆油,需要非常强大的榨油机,用几十倍于石磨的力量去打碎这些液滴,而且依然要残存很多油滴在油料里。汉朝人就会磨豆腐,宋朝人才学会如何榨豆油。到了明末,《天工开物》记载,黄豆每石得油九斤,出油率低于5%。所以,大豆一直不是重要的油料作物。

500

古法榨油木槽里包裹着油料饼,用横向的木楔挤紧

500

五六条壮汉一起撞击木楔,力气堪比攻城

500

木楔打进去,油被挤出来

500

也有从上面逐渐打入木楔的,原理差不多

而且,由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豆油和生豆子一样,有严重的腥臭问题。现在有些小作坊违法卖油,标榜自己的时候还特意会宣称自己的豆油腥味浓厚。古代人不会脱腥技术,如果不是穷的没办法,不会吃豆油。豆油主要用来点灯,润滑,或是和桐油混合起来造船用。

总结一下,大豆作为粮食产量不高,作为油料出油率低,豆油味道还有问题,这三个问题在古代无解。所以大豆在汉朝以后的古代社会越来越一直边缘化,直到明清的海运兴起。(和当代一样,有海运才有商业化大豆种植)

豆油没有拯救大豆的地位,但由于蛋白质含量高,榨过油的大豆反而有了新用途——豆饼可以当饲料和肥料。这对于人口密集的中国农业核心区来说是很大的贡献——核心区已经没有太多粮食用来养猪,土地的肥力也逐渐耗尽了。

豆饼就是大豆榨油后的残渣。作为肥料,豆饼最早见于元朝史料。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农业开发和人口增长,肥料需求急剧上升。作为优质的氮肥,豆饼和草木灰钾肥、骨头磷肥混合后,可以制成中国传统的复合肥料:粪丹。(不建议你们吃饭时去查这东西的详情)

豆饼腐烂放热需要大量水分,另外残余的油脂也可以在水热充足的条件下分解,所以不但适合于南方稻田区,两广地区也有一定需求。再加上江南大量豆饼养鱼养鸡鸭,北方豆饼南下成了中国重要的海运贸易内容,比直接运粮食更能缓解人口密集区的粮食问题。

这些豆饼需求,首先是山东东部地区来满足的,但大豆真正对中国经济地图产生影响还是在东北耕地开发以后。东北地广人稀,还有内河航运发达的辽河提供运输,到1800年,东北农产外运规模已经超过400万石。当时清朝每年通过漕运,从江南运到北京的粮食也不过是400万石。这400万石里面,大豆占250万石,主要是运到上海集散。长江口以北的沙船和广东的鸟船,在今天的上海县交易。大豆贸易发达到改变了江南的货币体系。当时上海通用的银两就叫“九八豆规元”简称豆元。

500

上海市徽沙船的一半业务是运大豆

500

近代货币单位逐渐出现

1860年之后清朝彻底开放了东北开垦,而且允许外国商船运大豆,东北大豆开始以指数曲线增长。

500

到了1900年,东北大豆贸易规模已经达到4000万银元/年,而大豆种植区域也从辽河出海口附近扩张到整个辽河流域。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1900年前后英国轮船已经大规模加入中国沿海的大豆运输,但豆饼第一次出口日本是1906年,大豆第一次通过俄罗斯转运欧洲是1910年。可以说,在1910年之前,中国的大豆贸易都是国内问题。江南的豆饼需求支撑了东北的大豆生产。

二近代

1 帝国争夺

1910年之后,大豆已经是一种世界性物产了,不再是中国的内部问题。我们研究大豆,必须从国际视角、技术进步和物种扩散三个角度去谈。

首先我介绍一下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大豆的争夺。

随着帝国主义全球扩张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普及,西方国家发现,豆油可以做工业原料,俄国发现远东地区可以拿大豆补充蛋白质,于是俄国从北,日本从南面开始从东北往外运大豆。东北的过剩大豆可以换外汇,谁掌握了大豆,谁就掌握了东北的财源,谁对东北的开发就有可持续性。

起初东北大豆最大的供应对象为日本和东南亚。日本开国以后人口增长非常快,但土壤缺乏氮元素,急需豆饼做做肥料。1886年东北大豆的出口价值为117海关两,1889年上升到十万两,1890年更是增长到十八万两。其中70%-80%从营口出海,去了日本。

一直到1930年大萧条后,德国开始用更为廉价的鲸油作为人造黄油的原料,东北大豆对欧洲的出口逐渐下降。同时,日本也开始建立自己的工业氮肥体系,不再需要豆饼,所以1930年之后东北大豆出口大幅下降——到1945年基本完全停止。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就是大豆主导东北经济的时间,也是中国东北主导世界大豆经济的时间。

由于铁路和出口的刺激,东北大豆产量从1910年的两百万吨增长到1930年的接近七百万吨。占全国产量的90%,出口份额占99%。从分布来看,大豆生产和铁路港口直接相关。大连出口一半大豆,还有35%走俄罗斯控制的海参崴。下面是同事帮我制作的动态地图:

500

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20年代的中国国际贸易处于严重逆差状态,白银外流严重。北洋政府基本依靠帝国主义借款与出卖更多的权益过日子,一般地方军阀则拼命收地租和厘金吃饭。这期间东北因为大豆出口成为中国唯一大规模顺差的地区,控制东北的势力拥有中国最大的一笔机动资金。

500

前面说了,大豆从开始出口,到达到高峰,是1910年到1930年。这20年谁控制东北呢?就是张作霖家父子。所以,尽管奉系军阀战斗力在各路军阀中最差,但他们的控制区每年有一两千万银元的顺差,所以他们屡败屡战,一直是中国的头等军阀。

为什么张家能控制东北大豆,后来又失去了东北大豆呢?

因为张家根本就是日本控制大豆的代理人。等到这个代理人不听话的时候,日本人就果断自己出手控制大豆了。

1920年代前后,中国大豆出口主要被日本与英国控制,而张作霖早在日俄战争的时候就给日本人当间谍,所以取得日本人的信任,逐步扩张势力,让日本拿走出口的利润,自己分享产地的一部分收入,最终控制了整个东北。

但是,仅有钱,是维持不住现代军队的,军队还需要有点信念。所以东北军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差。在东北军内部,稍微受过一点教育,有一点现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军官就不会安心给日本人收大豆,比如说郭松龄就在李大钊劝说下造反了。到了后期,连张学良这种只受过一点点现代思想熏陶的人,都不服张作霖了。张作霖不得不做出一点变化,哪怕是样子上的变化,体现一点自主性。

既然统治东北的前提是大豆,而大豆需要铁路运出来,张作霖首先尝试着修一条自己控制的铁路支线,就是奉海铁路,从沈阳到现在的梅河口。同时对日本人修铁路的要求开始推脱。结果呢,张作霖就被日本人炸死了。皇姑屯事件的策划者叫河本大作,当时是关东军的高级参谋。日本战败后给阎锡山打工对抗解放军,1949年被解放军俘虏。他在战犯管理所里回忆皇姑屯事件,说:“张作霖修建海龙铁路被日本军人认为是对帝国的重要背叛!”。张作霖死之前的身份是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可以说中国因为大豆死了一个国家元首(哪怕是名义上的)。

到了张学良执政时期,他知道英国人对付不了美国人,就引入美国资本,在英国顾问建议的情况下首先增加了一条与南满铁路并行的南北干线,并且公开宣称葫芦岛港是东北主要港口,以后在这里卖大豆。这更加激怒了本来就已经心怀不满的日本人。

到了1931年,美国资本支持的三条干线已经完成过半,而葫芦岛港也开始初步装卸货物。日本人决定趁张学良入关支持蒋介石打中原大战,发动918事变,控制东北全部的大豆。中国抗日战争就这样从日本人抢大豆产地开始。1935年,红军的文艺干部给东北军写了一首抗日歌曲,就是著名的《松花江上》,歌词说“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可见大豆是东北最重要的农产品。

我前面提到的大豆贸易,基本都是中国北方生产,南方和外国消费。在什么时候开始外国人也开始种大豆呢?下面我介绍一下大豆在全球的扩散过程。

2 物种扩散

我前面提到的大豆贸易,基本都是中国北方生产,南方和外国消费。在什么时候开始外国人也开始种大豆呢?下面我介绍一下大豆在全球的扩散过程。

齐桓公打到燕山,发现了优质豆种,可见大豆的“传统势力范围”是东北亚一带。大豆跨出国界,也首先从东北亚开始。一般认为,中国大豆在公元就已经传到了日本和朝鲜,秦汉时期又二次传入优质的豆种。接下来1000多年,就是这三个国家种大豆。

宋朝的海洋贸易发达,之后一二百年,中亚和印尼开始种大豆。到了大航海时代前夕,东南亚国家和尼泊尔印度也开始种大豆,大豆不再是东亚特产。

500

接下来就是大航海时代的发现了,1665年,西班牙传教士看到中国人做豆腐很奇怪:

“他们从哪些小豆子中提取白汁,不断搅拌,制成像乳酪一样的大蛋糕,一大块一大块的像雪一样白,单独吃的时候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可经黄油一煎,我敢说它是又好看又好吃。”

1740年,法国巴黎的Jardin植物园种植了大豆。1855年,法国一位领事从中国引了大豆种子,经巴黎远方植物学会推荐开始在欧洲大陆作为大田作物试种。到这个阶段,大豆对欧洲也不是珍稀物种。

除了被动输出,清朝政府也有不少主动推广大豆的动作。

1873年,维也纳举办世博会上,中国大豆以及各种豆制品参展。植物学家哈勃兰特在博览会上获得了19份来自中国和日本的大豆种子,精心安排试种后有4种结粒。这场世博会再次掀起大豆种植的小高潮。1857年大豆扩展到埃及,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区可以追溯到1877年,1855年在加拿大种植。

1879年,伊藤博文送给澳大利亚一颗豆种。大豆的来源不再限于中国。

1765年东印度公司的水手沙缪尔·布朗途径伦敦,回到佐治亚州种大豆。到1770年,他已经自己酿造的酱油出口到英国。伊利诺州的大豆种子是一艘在太平洋遇险的日本渔船上获救的船员赠送的,因为适应当地气候,生长很快。

1898年,美国科学家开始来华考察和采集野生大豆。1906年,美国农业部再次派出人来华,从我国东北营口寄回一大批优良的大豆品种,在此后的两年多内,从我国采集50个品种。

1909年,美国农业部土壤局局长专门到中国考察土地和察肥料。学到了中国的大豆种植经验。1925年~1927年,美国学者多赛特在中国东北地区采集了1500多份大豆材料。1929年~1931年,多赛特和莫尔斯,又在中国东北地区采集了622份大豆材料。他们在考察报告中详细记录中国大豆生产情况、栽培技术以及加工豆油、豆饼方法和出口情况,还附有100多帧照片。

之后,美国人又从日本、朝鲜半岛采集了4000多份大豆材料,培育出了适合本土的高出油率、高蛋白,抗旱抗虫的大豆品种。上世纪50年代,大豆包囊线虫病严重打击美国大豆。美国科学家在中国一种叫“北京小黑豆”的野生大豆中,找到了抗病基因,成功度过危机。

500

多赛特在北京西山八大处附近。

世界上90%以上的野生大豆资源分布在我国。但美国人认认真真干了几十年,现在美国作物基因库中保存的大豆资源已达20000多份,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大豆资源大国。

南美洲的大豆是纯粹的商业化种植的结果。1910年,从与巴西最南部气候条件类似的美国北部地区引进大豆品种,试种获得了成功。50年代开始,大豆在巴西成为大宗商品。当时巴西政府鼓励小麦,夏收之后,种植大豆又能肥田,价值又高是最佳选择。60年代,美国技术进入南美,大豆从巴西扩展到阿根廷。阿根廷应用农业技术非常开放,基本全国都是转基因大豆。

500

到这时,大豆的几个主产地基本稳定了,就是南北美种大豆,中国买大豆的格局。

3 大豆和革命

说到大豆在西方的推广,我这里再给大家讲一个插曲。1902年,军机大臣李鸿藻的儿子李石曾到法国留学,上的是巴斯德农学院。他发现当时的欧洲人对大豆的价值没有充分认识,就在河北省招募了一群豆腐工人,到巴黎开豆制品工厂,生产豆腐和豆浆。1909年巴黎豆腐店开张,本来没什么生意,不料1914年世界大战开打,法国人的牛奶供应紧张,只能从豆腐和豆浆获得蛋白质,所以豆腐店的生意一下子火起来。最高峰的时候,一天赚3000法郎。每年100万。

500

100万法郎是什么概念呢?当时居里夫人作为法国顶级科学家,一年的收入是4万法郎。李石曾的净利润等于25个顶级人才的总收入,生意算是做大了,所以要培训自己的骨干员工。李石曾先培训自己招募的这群河北文盲工人,效果不错,于是扩大范围,对外招生搞留法勤工俭学学校。1916年,李石曾在巴黎组建华法教育会,趁着大批华工去法国支援世界大战的机会,培训中国工人和小知识分子。1920年,李石曾和孙中山搭上关系,在里昂成立里昂中法大学。

后来李石曾当了国民党监察委员,号称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但他更重要的成绩是留学勤工俭学运动吸引了一大批中下层知识分子到法国,读书的同时接受了世界大战后期形成的左翼革命思想。周恩来,邓小平、朱德都是他发起的勤工俭学运动的成果。这几个人中,朱德当过军阀,不缺钱,周恩来邓小平都是穷知识分子,到了1923年穷的吃不上饭。于是他们仿效李石曾又开了一家独立的豆腐店,邓小平周恩来都推过磨盘,邓小平自己还下厨炒豆腐卖。可以说中国革命成功,很大一部分资源都来自向海外推广大豆。

4 工业生产

仅仅是种植多,还不能保证大豆成为中国人的油料来源。前面提到了,豆油天生有豆腥气,有臭味,不解决味道问题,豆油恐怕今天还是被中国人当润滑油。这个问题的解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发生的事情。

最先解决大豆除臭问题的国家是德国,我手头的资料没有说德国发明这套技术的时间,估计是20-30年代。但是这套方案被公布,是二战胜利的成果。

500

浸出法提高了50%的产油率,有效地去除卵磷脂和微量金属解决了臭味,从这以后,大豆才成为中国人乃至全世界都能接受的油料来源。

三现状

不过,虽然海外推广大豆很顺利,豆油的味道问题也在50年代解决,中国在建国后却并没有特别积极的扩大大豆种植。实际上,以人均计算的话,食用油消费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下降的。食用油人均消费量在1952年2.57千克,到了1978年只有1.6千克。原因是吃饭的问题更迫切。

500

人口爆炸大家都知道

500

粮食播种面积只有大豆下降

这几张图表说明,由于死亡率下降,人口暴增,水稻小麦玉米等主粮的播种面积不断增加,占据了大多数新增耕地。而大豆作为低产作物不断缩小面积。从1949年到1999年的五十年间,玉米的亩产增加4倍,而大豆的亩产只增加了两倍。东北各省当然优先种玉米,压缩了大豆面积。从绝对种植面积来看,2000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只有建国初期的三分之一。只要中国还想靠自己来解决口粮问题,大豆就注定要在中国被边缘化。

当然,过去大豆还有一个作用是做肥料。大豆的根瘤可以吸收空气里的氮肥,大豆豆饼也是很好的氮肥。但中国人60年代开始大量生产化肥,氨水是工艺最简单,生产最早的一种肥料,替代了大豆。所以70年代之前,大豆种植量非常小,豆油也非常少。我们为吃饭安全牺牲了豆油。

2 非大豆不可

1980年代,中国人解决了十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开始用工业赚外汇,从国外买油。从统计表看,中国并不是什么油豆喜欢。全世界这么多油料作物,中国人吃豆油的热情是最高的。除了中国之外,这么积极吃豆油的国家只有巴西和美国——但它们都是大豆出口国。只有中国,明明国内大豆供应不足,明明棕榈油比豆油便宜,供应量还大,中国人偏偏要拼命进口大豆榨油。

500

为什么我们如此偏爱大豆油呢?

首先,中国人口很早就占满了东亚季风农耕地区,人口密度远远大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区和牧业地区之间的距离很大,吃肉喝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大多数中国人除了吃粮食外,主要以蔬菜为副食品。为了给粮食和蔬菜提供足够的香味,我们习惯于用“炒”这种烹调方式来同时加热油脂和蔬菜、粮食,让植物性食物吃起来更有诱惑力。中餐对炒菜炒饭炒粉的热衷,是油脂需求持续提高的原因。

第二,前面提到了铁器的普及让中国人拥有了石磨。汉朝以后,中国的钢铁冶炼技术后来居上,在长达1000年的时间里,拥有独家的大规模生铁冶炼技术,铸造铁器的能力全世界最强。所以中国铸铁锅的生产成本最低,宋朝乃至明朝清朝,生铁都是中国重要的出口物资。南海一号上就装了很多佛山铁锅。生铁锅的普及,也是炒菜广泛流行的原因。

500

第三,基因决定了大多数中国成年人消化奶制品的能力不行。下面这张图是乳糖消化能力的全球地图,显然中国人是最差的。所以,印度经济水平比中国差很多,人均牛奶消费却是中国的两倍。中国人吸收蛋白质要么靠大豆,要么靠吃肉。

500

最后,虽然棕榈油比大豆油便宜,用来炒菜也比较健康,但棕榈油熔点比较高,十几度的气温下就要凝结,在中国大多数地区都会变成固体。用起来不方便,观感也不太好,让人想起猪油,觉得荤油不健康。所以棕榈油一般用在方便面企业,不会直接进入家庭。

这几个原因叠加在一起,中国就成了世界上大豆需求最旺盛的国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还要吃更多的肉,炒更多的菜,今后几年的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3 市场现状

500

500

从大豆全球产量的数据来看,美洲三国:美国、巴西、阿根廷几乎占据了全球九成的大豆生产。从国际贸易数据看,中国进口占全球大豆进口总量超过六成,整个欧盟加起来才刚刚超过一成。

美洲三国的大豆收获期时间表:

美国:10~11月期间;巴西:3~5月期间;阿根廷:4~5月期间,5~6月期间(小麦收割后轮作的大豆)。销售季节按南北美的气候条件,美国一般是当年10月到次年3月,巴西和阿根廷为4月到9月。

 

因此,国际市场上,南北美洲在供应上大体呈现季节互补。在贸易战中,针对北美的限制政策造成的市场缺口,如果转用南美供应来填补,对整个大豆的全球运输、存储体系都是一次压力不低的挑战。

500

美洲三国是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来源,其中目前最大的进口来源是巴西,占到进口总量的一半左右,其次是美国,两者合计约占据中国超过八成的进口量。

4 国产大豆为什么不行

500

一图以蔽之,土地成本高是因为我们人口密集;人工和机械成本高是因为我们搞小农经济,在土地上浪费了太多的工作;肥料成本高是因为我们不搞转基因——虽然我们天天都在吃美洲转基因大豆油。

5 结论:

前面就是我对大豆问题的一个汇总。从历史说到现在,我粗略总结一下,有这么几条感想。

a中国人要想吃的好,就必须进口。国产土地现在不可能满足我们用油和吃肉的愿望,这是资源禀赋决定的。只要农业还依赖于土地,我们用全球7%的耕地满足20%的人口的粮食供应就可以了,不太可能满足20%的人口吃肉喝酒炒菜还要吃水果。

b 大规模吃豆油不是中国人的传统。虽然大豆的确是中国最本土化的农作物,但中国农业社会传统上不吃豆油,在有其他选择的时候也不会在核心地区种大豆,只在空旷地带种大豆当肥料。现在我们靠外国供应大豆,反而是顺应了历史规律。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什么都强调本土化,必然是顾此失彼。相对而言,自己种粮食,让外国种大豆还是比较安全的选择。

c 这个世界能供得起这么多大豆给中国,能榨出这么多油给中国,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未来要吃大豆,也得靠进一步的技术进步。转基因并不比有机溶剂泡出来的豆油更可怕。

四未来

1 美国农民的影响

讨论到这里,我已经把自己能找到的历史资料都介绍了一遍,接下来我们谈谈未来。今天的话题是贸易战,那么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我们制裁大豆,对美国的影响有多大?

从制裁清单看,中国人对制裁美国豆农还是用了很多心思的。

从地图上看,美国大豆产区和玉米产区基本重合。而美国三分之一的玉米用来生产燃料酒精。由于2017年9月,中国开始全面推广乙醇汽油。到2020年全国汽车乙醇含量要达到10%的目标,燃料乙醇的潜在需求量是每年1200万吨,而去年国内产量仅为260万吨。2017年1月,中国已经对美国燃料乙醇的税率调高至30%,即便在这样的关税下,美国乙醇价格仍然足够吸引人,2018年1-3月进口激增,来势凶猛。所以,为了避免豆农部分转产玉米通过生物乙醇出口中国,这次加税25%的清单也没有放过酒精。美国豆农就算转产也躲不开。可以说中国对美国农民施加了一场覆盖面很大的打击。

这个打击面对特朗普是有一定影响的:

500

500

500

上面三张图,绿色是大豆产区,红色是特朗普支持者来源。特朗普的支持者的确和豆农有很大的重合。打击是有效的。但是力度未必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美国大萧条期间有个“商品信用融资公司”计划,简称CCC计划。这个计划可以向财政部借款300亿美元来购买物资。美国国会上个月解除了这个计划的限制,让政府可以花钱来安抚美国农民。一般估计,如果大豆和生猪价格因此下跌10%,政府要花50亿美元来补偿农民损失。这个钱,特朗普暂时还花得起,而且可以在行政权的范畴内花这个钱,还不至于因此和国会撕破脸。要是想让农业影响美国的政府决策,我们还得加力度。

2 替代的可能性

从我们的角度,制裁了美国,大豆该买还得买,那么我们有没有替代选项呢?我这次也做了一点分析:

世界三大大豆出口国依次为巴西、美国、阿根廷。目前巴西大豆年产量在1亿吨左右,18年预计年产量将达创纪录的1.174亿吨,出口量可达6000万吨,居世界首位。阿根廷大豆年产量6000万吨,出口1000万吨(阿根廷把大量大豆加工成豆油和豆粕出口)。也就是说,目前世界上事实上已经没有任何一国可以单独满足中国的大豆进口需求。不买美国大豆导致美国的3000万多吨缺口,很难在现有的供应国得到满足。

非洲貌似有重大的潜力,连阿根廷人也认为,东非的土地资源是世界上最好的:

500

但是在这里开设的外资农场,很少能赚钱。地方政府腐败无能,拿走了大多数投资,却安抚不好当地的居民,对抗导致运行成本非常高。除非彻底改造这里的政府,否则很难生产太多的剩余粮食。

最后还剩下俄罗斯,尤其是靠近中国东北的俄罗斯远东,可以弥补美国这个北半球生产基地的产量。

但是从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的数据来看,俄罗斯的大豆和玉米潜在产量合计(这两种可以相互切换),也就是1000万吨。不足以满足我们的大豆需求。还是巴西和阿根廷潜力较大。(下图的巴西阿根廷潜力有所夸大,需要他们停掉其他作物,砍掉很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才行)

500

国家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统计图

如果我们有足够多的需求的话,在南美继续扩大供给是可能的。但前提是砍伐大量森林,修建更多的基础设施,同时还得对抗美国资本为主的四大国际粮商。更何况南北美的粮食收获周期差半年,豆油的保质期18个月,大豆很容易吸水变质。指望南美解决中国的大多数大豆需求,就得承受非常大的存储压力和资金压力。

3 中国农业

这时我们再看看自己农业的总体差距,我给大家念几个枯燥的数字:

500

美中总耕地面积比23.66亿亩:20.24亿亩。

粮食生产上,美国以玉米和小麦为主,收获面积分别为5.02亿亩和2.28亿亩,总产量分别为3.97亿吨和0.47亿吨;

中国以玉米、小麦和稻谷为主,播种面积分别为5.32亿亩、4.53亿亩和3.60亿亩,总产量分别为2.16亿吨、2.09亿吨和1.30亿吨。

生产效率上,除了小麦单产中国略胜一筹,其它主要粮食作物的指标均低于美国。

换言之,美国用中国1.9%的农业劳动力完成了中国117%耕地的生产劳动。主粮生产上,美国用中国36.1%的耕地生产了中国71.8%的粮食,

小麦种植总成本为每亩965.13元,是美国的3.03倍;

玉米种植总成本为每亩1063.89元,比美国高53%;

大豆种植总成本为667.34元,比美国高39%。

上述三者平均总成本比美国高80%。我国粮食种植总成本明显高于美国,主要体现在,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大幅高于美国。经计算,2014年我国种植小麦、玉米、大豆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33-44%,而美国粮食种植人工成本极少。

500

而中国则是用66.5%的耕地生产了89.8%的粮食。如果我们舍弃掉1/3低产小块坡地,对总产量不会有太大影响,还可以为机械化规模经营创造前提条件。

4 总结。

a 国产农业应该承认自己的差距,规模化,产业化才是大方向。b 海外的供应选择有很多,我们应该尽可能去开发,但是必须承认美国有独特优势。c 我们可以给美国政客施加一定的压力,但不是决定压力。但反过来说,我们可以给美国提供足够的诱惑,拿不到手的诱惑也是压力。

五贸易战

1必然性

说到最后,我们终于可以说贸易战问题了。大豆问题要从几千年前谈起,这次贸易战看似是特朗普最近几个星期拍脑袋的结果,也不能只看最近几个星期。最近特朗普的行为看似疯狂,但实际上都是在兑现他竞选期间的承诺。可以说,特朗普上台,就是美国和中国,和世界的矛盾发展的结果。中美这次贸易战是有必然性的。所以暂时我要抛开大豆的话题,聊聊贸易战的核心矛盾。

这个核心矛盾是什么呢?就是与美国的帝国地位和美元霸权相比,美国的实体经济相对衰落。

矛盾反映在美国外部,就是实体经济的生产能力不足,金融和军事主导权减弱。具体而言,就是美国担心自己造航母轰炸机不如别人快,最终没资格让全世界都用美元,享受不到印美元的利益,当不成全世界金融市场的庄家。

矛盾反映在美国内部,就是实体经济的分配能力(不要忽视)不足,社会割裂。具体说,就是美国分裂成两半,一部分人能分享帝国利益和高科技利润,不断抬高美国梦的平均数;另一部分人的生产效率停滞甚至降低,不断压低美国梦的中位数。平均数代表帝国主义的梦想,中位数代表有多少人发现梦想和自己无关。这两个数字的差距就是美国社会割裂的程度。特朗普上台,就是美国社会内部割裂的结果。

特朗普上台的模式也决定了他必须认真对付这个矛盾。他跳过美国的地方精英和媒体人,直接用社交媒体和选民联系,承诺给那些想追上美国梦的人口一份体面的工作,而不仅仅是再增加福利。由于他是华盛顿以来,第一个不需要中介就和选民直接联系的总统,所以他必然格外重视自己的竞选承诺,让选民看到自己的确努力履行了竞选时的口号。至于做的好不好,效果怎么样,那倒是其次。

所以,他竞选的时候说要给美国提供就业,要打压外国商品,他就得真拉个架子出来,不能像以往的总统那样找个别的话题把话题岔过去。今天这场贸易战,自从社交媒体兴起,自从美国逐渐衰落,就有一定的必然性。

2 合理性

咱们再回溯一下,特朗普上台的原因是美国实体经济相对衰落,但美国实体经济为什么会相对衰落呢?

这要从二战后的世界局势说起,和中国的历史也有关系。1945年的美国,工业世界最强,农业世界最强,金融世界最强。这个世界如果搞绝对自由贸易的话,所有国家的所有企业都得垮掉,因为美国人什么都比你便宜,还有美元这种最可靠的货币提供交易工具。短期内看,貌似全世界的老百姓得了便宜,买到的工业品和粮食都便宜了。但从长期看,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没法形成生产组织,企业直接破产,老百姓花光自己的积蓄之后就失业了,失业就会造反,就会革命,就会站到苏联阵营一边,因为这个国家没有别的选择。换句话说,在全世界人民普遍觉醒的情况下,美国越是利用自己的霸权,越是给苏联阵营增加力量。

当然这个逻辑可能有点奇怪,美国卖便宜货,反而减少自己的盟友。但中国就是最好的例子,1946年11月国民党和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货一瞬间充满中国,国统区的经济几个月后就破产了。共产党控制区不到一亿人,养几百万军队越来越壮大,国民党3亿人的统治区,养几百万军队把法币贬成了废纸,美国怎么送武器都救不回来。本来毛主席预计解放战争起码打个四五年,没想到3年就收尾了。

美帝国主义接下来就学乖了,知道要给大多数国家留一条活路。允许盟国建立自己的贸易壁垒,挡住一些美国货,同时对跟自己走的国家开放市场,提供贷款,转让技术,允许这些国家利用美国市场发展自己的工业。德国、日本、拉美,东南亚和台湾地区,在这个阶段都获得了经济发展,避免了全球革命。等到各国经济都发展起来,再搞一个wto自由贸易体系,互相开放市场相互促进发展。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用美国的市场去养别国的企业,美国工业必然会在这个过程中相对边缘化,占全球经济的比例越来越低。美国得到什么好处呢?

美国的好处就是控制全球贸易枢纽,保证新创造的这些财富都以美元计价,全世界财富越多,美国就可以印越多的美元。1972年后,美元已经不再和黄金挂钩了,就是纯粹的纸片。美国独家垄断向全世界发纸片的权利,就可以回收让出市场的利润。

美国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建立一个吸引全球人才的体系,同时利用美国市场控制世界标准。高科技和行业标准在美国人手里,就可以卖一些利润率很高的商品,比如大飞机,比如好莱坞电影,比如特效药品。

最后,美国还在大多数工业国家里驻军,负责提供安全保证,必要时还可以干预内政,不怕这些国家凭借发展出来的工业能力失控。

这个扶植盟友,再用金融科技军事综合手段来控制的模式,不是哪个天才设计的,但客观上还算运行良好,一方面增加了美国阵营的力量,另一方面通过金融手段把力量集中到美国,用来打击苏联,建立帝国秩序。最后打赢了冷战。在这个阶段,甚至可以说美国的金融霸权(相对传统的重商主义霸权)是有一定先进性的。毕竟最大的工业国主动扶植其他工业国,这对全世界生产力进步有好处,也逼着第二大工业国苏联扶植中国。

3 中国的位置

中国在冷战后期加入了美国体系。80年代,军事上中国紧跟美国反对苏联,被称为北约的第16个成员国。经济上,中国也开始接受美国技术转移,借助美国市场发展自己的工业,同时反过来用美元做生意,攒下钱就买美国国债,支持美国金融体系。

不过,由于中国的体量够大,之前建立了一支还算能打的军队,也有自己的核武器,中国终究没有像其他工业国那样,给美国驻军的权利。只是计划万一和苏联爆发全面战争,允许美国和日本军队来联合作战。青岛小口子海军基地, 80年代规划的时候是按停放美国航母考虑的,但最终停的是中国自己的航母。美国不能像对其他国家那样干预内政,或者是提供安全压力。

此外,中国在按照美国技术和市场发展工业之前,曾经接受过苏联全面的工业转移,有一个水平低但是门类全工业体系。无论从美国引进什么工业门类,发展几年都能在上下游找到国内企业来配合,结果就是整体水平迅速爆发,很快超出了美国的预期。到了最近几年,已经开始造大飞机了,直接威胁美国利润最高的经济部门之一。

第三,中国受教育人口足够多,国土面积也摆的开足够的工业,很多新出现的产业链从头到尾都摆在中国内部,不需要美元做交易工具。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给美元体系做的贡献越来越低。美国没法用金融方面的利润来弥补制造业外流,因为这些利润留在中国当发展本钱了。

这几个原因导致中国经济连续几十年保持了全球最强的竞争力,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正好美国在20世纪末积极促成了总体上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保证了大多数商品的自由贸易和海上安全,中国在最近20年成了这个体系的最大受益者。现在已经强大到美国担心了。

在美国冷战后期建立的这个体系里,中国因为发展的“太硬”,可能成为最先失控的环节,现在还可能导致其他环节(相对变软)一起失控。所以美国不得不针对中国搞贸易战。强硬的说法就是要打压中国发展,客气的说法就是指责中国是“搭便车”,搭了美国的车,发展自己的经济,必须交点车票。

刚才我说的一切都是从美国角度说的。如果换到中国视角呢?我们怎么评价几十年来的实力变化?

客观上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工业的确是当前世界体系的最大受益者,而且还有继续受益的可能性。就算这个秩序必然要崩溃,那也是晚点摊牌对我们更有利。如果交车票就能继续搭车,我们未必不能讨论一下车票的价钱。只要车票价格还明显低于中国得到的好处,再坐一站地也是好的。

当然,我们还有另一种选择,就是建立另一套基于实体经济共同繁荣世界体系,替代以金融和军事霸权为核心的美国世界体系。我之前写过一本书叫《大目标》就是谈这个问题。

500

但是,输出世界体系,是需要软硬件配合的。我们中国现在没有可以输出的思想体系,软件不具备输出的条件,只靠硬件没法建立世界体系,所以我今天不考虑这个选项。专心讨论如何在美国体系下多混几天,尽可能地在最后摊牌之前改变实力对比。

4 实力对比

说到实力对比,我想请大家仔细考虑一下中美当前的实力对比。

军事上肯定是一边倒。既然双方都不会动进攻本土的心思,那值得对比的就是海外投放能力,以及代理人战争的能力。这两方面美国都是绝对优势,就算停下来十年不发展,中国和美国也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何况美国还在全世界布局了军事基地,有大批不沉的航空母舰,就算飞机比我们落后,都不是可以小看的对手。何况人家空军还是压倒性优势呢。

农业上呢?显然美国人自给能力比我们强的多。其他矿产资源也比我们丰富。

中国唯一有优势的方面,就是工业规模。但必须记住,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的制造业国家,在质量远远胜过我们的前提下,制造业规模依然超过中国的一半。再加上美国能够间接动员的日本、韩国、英国乃至德国制造业,中国没资格说靠工业规模抵消其他方面的绝对劣势。美国依然是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主义霸权。

这么一个霸权逼上门来,战略上我们可以藐视他,要有掀桌子的勇气,必要时可以货币大贬值,抛售美国国债,断绝贸易,敢于把世界拉进下一个大萧条。但战术上,我们必须承认,如果能通过斗争达成妥协,我们还是乐于妥协。更何况美国也是这个体系的创建者和受益者,只是担心中国受益太多冲击体系稳定性而已。美国也有妥协的主动意愿。

5 短期与长期

分析到这里,我们开始接近最终的结论了。就是在美国贸易战的压力下,我们如何确定自己的妥协点。以及大豆和这个可能的妥协点的关系。

我需要回头分析一下特朗普——或者说美国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特朗普的长期目标是复兴美国工业,压制中国工业发展,让中国变成一个经济规模像日本,政治结构可操控的国家,保证美国的帝国体系绝对稳固。这个长期目标没啥可讨论的,我们完全不接受,不可妥协!

但特朗普还有短期目标,就是在2-4年的时间内,大幅增加美国就业,减少逆差,给选民一个交代,赢得接下来一次大选和两次中期选举。这个目标我们尽管未必赞同,但也没必要坚定的反对。

实际上,由于美国的畸形经济结构,特朗普的两个目标之间也经常冲突。比如说美国最近就在不断加息,利用加息和加息预期,让资金回流美国。但这显然和复兴制造业的目标是矛盾的。既然他自己有矛盾,我们就可以利用。

从中国的角度看,我们的目标也可以拆分成两部分。

主要或者说长期目标,是持续的产业升级,让包括农业在内的所有经济部门都现代化,都有国际竞争力,在新的国际体系内有决定性的发言权。这个目标美国估计也……不肯接受,但不要紧,我们也不是明天就实现,起码特朗普的任期内还做不到。

次要目标是当前各地区和产业部门的利益都不受侵害,保证社会稳定。但必须记住,如果稳定的结果是停滞,那我们宁可不稳定——反正停滞也意味着几年后的动荡。

我们当然希望稳定和发展兼得,平静过渡,少用财政补贴。但客观上,如果世界第一强国的长短期目标重合,全面逼上来,我们必须想清楚哪些东西是核心利益,哪些东西是可以拿出来交换的条件。

探讨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知道我的结论了。就是在保证口粮和基本副食品自给的前提下,承认开放中国农业市场的可能性,大幅增加进口农产品的份额。同时大幅改组中国农业,建立现代化农场,消灭中国的小农经济,把更多的劳动力转入现代经济部门。在略微降低总产量的情况下,大幅增加单个农业劳动力的效率。

至于现代化农业很难覆盖的小块坡地,不妨进一步退耕还林,保护环境。一开始提出的大豆问题,我们会向全世界购买更多的大豆,但增加的份额给不给美国,给多少,就看美国能否在高科技出口和贸易壁垒方面做多少妥协。对美国农民乃至整个美国经济来说,失去潜在的巨大新增市场,可比眼下现有的大豆加税要难受多了。

500

六总结

1 自由贸易

讲到这里,演讲快结束了。最后我回顾一下这几天的中美对话。

4月6号那天,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有一段公开宣言,我给大家转述一下。

【高峰】:我们认为这是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之间的一场斗争,是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之间的一场斗争。如果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受到威胁,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遭到破坏,整个世界经济复苏都会受到严重威胁,这既不利于中国的核心利益,更不利于全球的共同利益。面临这样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坚决斗争。

为什么两边都主张自由贸易,反而会打贸易战呢?

因为从来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自由贸易,或者说贸易一定是不自由的。因为“贸易”这两个字只意味着交易,并没有说明在什么情况下做交易,也没有说明以多大的主体规模去做贸易。

比如说1840年英国指责中国人不自由贸易,明明你的国民愿意为鸦片出钱,你们却偏偏不肯让他们自由的买鸦片,还要烧了我的货,必须打你。你们为什么要以国家为单位拒绝贸易。

但反过来,清朝也指责英国人不自由贸易。说中国乐意和你们每个商人做贸易,只是不许卖鸦片的那个进来。为什么你们国家非要以整体来卖鸦片。实际上,当时林则徐特意宣布,欢迎一切不卖鸦片的商人进珠江口,反而是英国用炮舰堵在那里,禁止那些不卖鸦片的商人去做生意。这就是对贸易主体的理解不同。

到了21世纪,情况又不一样了。2017年11月,特朗普访华,一个重要议程就是希望中国停止向美国和墨西哥出口麻醉药物和半成品。其中一种药叫卡芬太尼,中国人以兽医用药的名义出口,到了美国成为上百万人的毒品来源。还有一些半成品,本身虽然不是毒品,但到了美国可以用很简单的工序变成毒品,中国人是以化工原料的名义卖过去的。

特朗普发现,这些药物每年可能给美国带来几千亿美元的经济负担,所以要求中国停止出口。我不知道特朗普对此抛出了多少交换条件,反正中国从去年开始严打类似药品的出口。但在中国严打之前,中美双方的政府和贸易商都认为自己在坚持自由贸易原则。

2 不做无本生意

我之前已经在互联网上表述过类似的观点。有人反驳我,说如果特朗普或者其他美国领导人拿了我们的市场份额,迫使我们消灭了小农经济,却不在其他地方让步怎么办?

对此我只能说,首先,消灭小农经济是我们本来也要做的事情,农业现代化是大方向,不是别人逼我们做,而是中国主动要做,为工业挖掘最后一批新增劳动力。

其次,我们的确要多开拓一些供给来源,比如说去非洲开合资农场,比如说给美洲大豆产地提供一些贷款,帮助他们摆脱国际粮商的控制,比如说和俄罗斯做一点交易。这样,我们新增的需求可以给美国,也可以不给,对美国的谈判可以更灵活。

第三,我想反问一下,他们对中国最近制裁美国大豆的行为是支持还是反对呢?

如果你支持中国提高大豆关税作为反制的措施,就说明你认为大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国政局。那么,现有的大豆贸易已经可以影响美国政局了,更多的大豆贸易,更深入的农产品订单当然会有更大的影响力,让我们潜在的制裁更有利,能用来交换更多的条件。

特朗普或者任何一个美国领导人都不是疯子,知道如果好处抢不来,就要通过交换拿到。反过来说,我们也不是赌气的三岁孩子,制裁美国大豆不是目的,将来买更多的美国农产品也不是目的,为中国争取发展产业升级的市场和时间才是终极目的。我们承认中国在现有世界体系下是受益国,的确是奥巴马说的那个“搭便车”的国家。为了发展更轻松,我们通过农业改革,增加一点车票的面值,让自己在有限的发展机遇期内走的更远,是很合理的想法。

3 合则两利

当然,我们还得考虑特朗普有没有可能接受这种交换。我认为是有可能的。因为特朗普要减少逆差,增加就业,这两个目标很难通过发展制造业来达成。制造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社会问题。

比如说,中国的大学可以让最穷的孩子考最好的大学,一点也不担心学费,所以我们有源源不断的工程师供应。中国几乎所有的公立学校,气氛都是以学习好为荣,鼓励学生靠学习改变命运。这两点就不是特朗普短期内能复制的经验。特朗普要想搞工业,复兴制造业,打压中国只是一小部分任务。

相比之下,靠农业和资源提高就业就容易多了,是一个皆大欢喜的选择,也符合经济学意义上的合理分工。

最后,必须承认,前面说的很多东西都是权宜之计。从长期来看,即便中美基于农业市场达成交换,中国经济规模和产业升级的速度也迟早会戳破眼下的世界格局,中美还会在更深的矛盾下进行新一轮对抗。至于到其他的地区寻求农业供应,一方面俄罗斯也不是什么可信的国家,另一方面非洲人口也在爆炸,迟早会没有剩余土地。

但是,那都是未来的事情,而且从长远来看,都是要通过工业发展来解决的问题。中美正面对抗就算发生,中国工业水平高一分,赢面就大一点。南半球人口爆炸问题虽然很难避免,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农业未必要依赖于土地。美国许多毒品工厂,生产大麻就不是种地,而是在地下室和楼房里面种大麻,用高强度的电灯代替太阳,生长速度很快。这些工厂的大多数设备都是从我们中国采购的。如果我们将来搞定了核聚变或者其他廉价能源,或是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我们也可以盖楼房、挖地道种地,把农村都变成草地和森林。或者生物技术进步,改变有机物的合成方式,我们或许可以直接从工厂里生产口味更好的食品,根本不用种植业。

总之,给14亿人口解决吃饭,吃肉,吃豆油的问题,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工业化社会的问题,不能基于农业社会的思维去解决。产业升级不能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但没有产业升级,所有问题都会发展成致命问题。这是大豆产业和所有产业的共同特征。希望大多数中国人能够正视这个现实,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大豆产业,我们的农业,乃至整个国家的未来。

 

扫描二维码分享
    韶关商讯网首页 韶关社区 企业简介 网络推广
    最新图集
    韶关开放大学2025
    韶关开放大学2025年春季学历招生简章|报读热线:0751-8619378|韶关市人民政......[详细]
    韶关开放大学赴英
    韶关开放大学组织在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前往清远连樟村和红旗茶厂开展“......[详细]
    韶关市社会组织支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起航新征程,日前,韶关市社会组织......[详细]
    深圳红色教育培训|
    深圳九星源文化艺术活动策划;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策划,教育项目策划咨询电话......[详细]

    广东(韶关|南雄|惠州|汕尾|梅州 )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 红色文化培训 | 革命传统教育 | 红色研学旅行 | 乡村振兴培训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广东星光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南雄市光明西路23号 | 电话:0751-3883191  13380728835(王校长)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推荐或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审核删除,本网站属非经营性网站。

    粤ICP备19077198号 
    粤公网安备 44020402000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