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广新一起看他的《龙潭三杰》时,我们看些什么?
  时间:2021-06-14 00:55 来源:文化韶关 作者:admin 浏览
[摘要] 深耕革命历史人物题材多年的朱广新,有感于我党隐蔽战线的仁人志士极少入画,在去年3月萌发了将他们搬上油画布的念头。“龙潭三杰”的故事尤使他不能忘怀。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

建党100周年

在韶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任教的朱广新老师

为此创作了人物油画

《战斗在敌人心脏——龙潭三杰》

 

近日,记者在的他画室

见到了这幅作品

访谈中

记者提及画中三杰之一胡底

神似某知名影视明星

5天后的一个深夜

记者收到朱广新的信息

因为这句无心的评论

他花了两个白天和一个通宵

重塑了胡底这个人物形象

 

图片

 

这应该是朱广新

为这幅献礼巨作熬的最后一夜

在过去的一年零20天里

他和这幅画一起迎来多少个黎明

已经数不清了

 

好的作品是用时间打磨出来的

这种为艺术创作甘于奉献的精神

和他笔下的“龙潭三杰”为革命理想

英勇无畏、不怕牺牲、勇于战斗的

献身精神本质上如出一辙


 

深耕革命历史人物题材多年的朱广新,有感于我党隐蔽战线的仁人志士极少入画,在去年3月萌发了将他们搬上油画布的念头。“龙潭三杰”的故事尤使他不能忘怀。
 

“龙潭三杰”的故事

 

时任国民党中央调查科机要秘书的地下党员钱壮飞全权负责组建中央调查科庞大的特务队伍,他借机安置大量地下党员打入国民党特务机关,其中就有李克农和胡底。二人分别被安插在上海和天津,而钱壮飞则留守南京总部。三人遥相呼应,成为打入国民党要害部门的“铁三角”。这就是被周恩来称道的“龙潭三杰”。

 

1931年4月25日晚,钱壮飞破译了一份标明中统特务头子“徐恩曾亲译”的绝密电报,称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并已变节投降,欲转至南京招供。钱壮飞立即吩咐交通员赶赴上海,将情报送到李克农手中。李克农连夜通知了周恩来、陈赓。党中央采取了断然措施,废除了顾顺章知道的全部暗号和接头方法,中央机关得以全部转移。

 

因为顾顺章的叛变,钱壮飞和胡底已不能继续留在敌营,两人相继撤出。4月28日清晨,大批军警和特务包围了上海中共几十处秘密机关,结果却一无所获。安全撤出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包括:周恩来、瞿秋白、王明、博古、邓颖超、聂荣臻、邓小平、陈云、陈赓……至此,党中央从上海转移到江西苏区。“龙潭三杰”情报小组为保卫中共中央机关的安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是一个经典历史事件,但却更适合以人物的形式来表现。”在查阅了大量史料后,朱广新的心中渐渐有了画面。

 
历史画的素材收集是关键。然而这三人留存的影像资料都不多。朱广新便邀请了三位比较符合“三杰”气质的朋友当起了身体语言模特。他们中有报社编辑、公安民警,还有一位画家。三人穿着民国服饰,拍了上百张照片,通过电脑合成,实现“龙潭三杰”穿越历史时空的一次伟大会面。技术的发展使得这种复制和转移越来越便捷。早在二十年前,朱广新在进行类似创作时还需要从电影厂的道具部借上许多行头和道具。  
 
最终的成品画面上,艺术家将人物设置成品字形,吻合了“三杰”三足鼎立的意味。两站一坐,使画面产生形体上的丰富感和高低错落的变化。三人互通情报,最终汇总于上海的李克农处。当时中央设在上海,上海是个国际大都市,更方便接受苏联来的情报。
 
图片

 

站在左前方的李克农身着中山装,风度沉稳,表情凝重。手臂上的风衣、手中的公文包显示出人物身份。紧握的拳头则表现出共产党人坚定沉着、临危不惧的气概。这就是身体语言所展现的信念感。
 

图片

 
钱壮飞和胡底早年曾以拍电影作为掩护,在穿着上两位堪称时尚达人。坐在右侧藤椅上的钱壮飞穿着马夹和衬衫,格纹领带和红棕色皮鞋还原出20世纪三十年代的时髦风。朱广新为事发当晚还在值班的他设计了抽烟的动作。衣袖处露出半块手表,给画面增添了争分夺秒的紧迫感。  
 

图片

 
站在两人中间偏后的胡底,身着卡其色风衣、手拿灰色礼帽,配上斜条纹领带和暗红色围巾,英俊潇洒,不愧是我国最早的武打明星。据说他曾拍过一部叫作《燕山游侠》的武侠电影。从他留存下来的仅有的两张相片来看,确实相貌堂堂。可惜的是,胡底和钱壮飞英年早逝,牺牲于长征途中。
 
艺术家以历史照片为蓝本,尽可能还原了三杰的本来面目,只是在神情、动态上进行了艺术加工,使之更贴合画作主题。记者认真比对过两版胡底后,不再追问朱广新为何要重画胡底。其实他只修改了三四个地方,人物便如脱胎换骨一般。
 
艺术家抹去了前版胡底的一绺小卷发,将原先有些蓬松的头发整理得一丝不苟;还把微张着的带笑双唇轻轻关上,这一关连眼神中的那一丝笑意也不见了。这一版的胡底不再是那个靠发散明星魅力来迷惑敌人的面上的胡底。这个收敛的胡底才是他的“真身”,心中有沉甸甸的信仰,在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他依然英俊的面孔严肃了起来,似乎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这个收敛的胡底与他身后的背景也更加贴合了。
 

图片

 
他的身后,犹如黑沉沉的屋顶,鳞次栉比,细看原来是由一封封特务机关的绝密文件高低错落组成的。日历上的“25”隐约可见。日历的左下角,隐匿于黑暗中的半张面孔,阴森可怖,正是引发这场惊天风云的顾顺章。  
 
整幅画的色调比较凝重,压抑的魔窟氛围堪比龙潭虎穴。只有人物周身散发着光晕。这三束光寄托着艺术家无限的景仰和崇敬。90年过去了,历史不会忘却,人民不会忘记,这三位曾在党的历史上发出光芒的杰出人物。

 
“2020年4月17日开笔,每天都在与这三位英雄人物对话,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在那个白色恐怖、血雨腥风的年代,一笔笔地在画面上耕耘乃至通宵达旦。”朱广新曾记录下这段创作手记。
 
在朋友为他拍摄的创作视频里,记者看到一位殚精竭虑的艺术家常常点上一支烟凝视着这幅朝夕相处的画作。也许真正落笔在画布的时间并不用花上一年,更多时候,创作者是以一种孤独的凝视、思考或探索的姿态存在着。他既要读懂画中人的心,还要捍卫自己的心。  
 
“每一次选材,都是偶然中的必然。”朱广新的初心早在20多年前就非常明了。朱广新是油画老师,教学之余把时间都花在了创作上。他对中国革命史上惊心动魄的事件一直很感兴趣。多年来,他以红色人物题材为切入口,创作了一批经典作品。《山河血》中的战士群像,《胜利日》中的军功章,《人民不会忘记——抗日英雄成本华》的眼神,《铭记——黄土岭1939》中老战士的手表……这些宏大中的微小,常使观者驻足凝视。  
 
朱广新觉得自己之所以会花上一年时间来创作,“大概是因为天赋不够高吧”。其实,这世上聪明的人并不多,只有怀揣朴素的艺术信仰,才会不计时间成本,走得更远。
 

扫描二维码分享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韶关商讯网首页 韶关社区 企业简介 网络推广
    最新图集
    韶关红色文化培训
    教育培训策划;依委托开展党建、红色革命、国防、青少年爱国主义、传统文化......[详细]
    和朱广新一起看他
    深耕革命历史人物题材多年的朱广新,有感于我党隐蔽战线的仁人志士极少入画......[详细]
    “厕所革命”的三
    厕所,看似小事,却是长期困扰中国的民生难点。在中国农村地区,常常出现“......[详细]
    跨越八十年 书舍又
    今日,《人民日报》用一大版的篇幅,报道了我市华南研学基地的情况。在这篇......[详细]

    广东(韶关|南雄|惠州|汕尾|梅州 )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 红色文化培训 | 革命传统教育 | 红色研学旅行 | 乡村振兴培训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广东星光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南雄市光明西路23号 | 电话:0751-3883191  13380728835(王校长)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推荐或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审核删除,本网站属非经营性网站。

    粤ICP备19077198号 
    粤公网安备 44020402000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