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朔村红色文化
  时间:2019-08-08 11:52 来源:韶关商讯网 作者:admin 浏览
[摘要] 上朔村自古就有诗礼传家、崇文尚武的传统,先后有12人考取进士,贡生、秀才三四百名之多。古今将军2名,同时,又是南雄著名的红色苏区和老革命根据地,是大革命时期南雄土地革命的中心和根据地。

上朔村原名朔溪,建村于唐朝或更早,自古就是南雄著名大村庄,以“千家村”享誉南雄,最高峰时人口达到1200多户,9000多人,据现有可查资料先后有31姓在上朔居住过。
上朔村自古就有诗礼传家、崇文尚武的传统,先后有12人考取进士,贡生、秀才三四百名之多。古今将军2名,同时,又是南雄著名的红色苏区和老革命根据地,是大革命时期南雄土地革命的中心和根据地。


(一) 打响南雄农民武装斗争第一枪
   1925年在广州就读的上朔村进步青年学生彭显模作为进步知识青年代表,受中共南雄县委委派,参加毛泽东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同年6月,学习回来后的彭显模,在中共南雄县委的领导和组织下,他与省立南雄中学就读高中的同村进步青年彭显善一道,在上朔村十房祠堂(现上朔人民会堂),召开村民大会,在全县率先成立农协会,彭九斤狗为会长,徐步庭为秘书,彭彰伟、彭显伦为委员。农协会办公地点设在十房祠堂(反动派烧毁迁上朔洋楼的彭家大院内办公),农协会开展冬修水利,兴资办学,设义仓,济贫民,提出:“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打倒苛捐杂税”,开展武装斗争。第二年正月,中共南雄县委指示,在农协会的基础上,组建了一支100多人的农民赤卫队,赤卫队集会地点在上朔村十房祠堂(现上朔人民会堂)。赤卫队先后攻打国民党反动政府梅关厘局设在夹河口、新田墟,大塘墟等地的关卡据点,打响了南雄农民武装暴动的第一枪。
   1927年,彭显模等人再次接受中共南雄县委指派,到陆、海丰学习农民运动经验回来后,于农历10月底召开农民协会负责人会议,研究开展革命工作。同年11月底,在中共南雄县委直接组织和指挥下,开展除恶除奸工作,彭九斤、彭彰伟、欧阳老四等赤卫队骨干成员,事先潜入南雄城美香馆茶楼,由进步青年学生诱骗南雄团防局长卢焜,到南雄县城关美香馆酒楼,被事先埋伏好的赤卫队员当场将其捕杀。于是,大家乘胜追击,捕杀国民党县党部黄逸品,麦显荣,彭求福等。 接着,响应广大群众呼声,深入油山山区,一举清剿了长期横行油山山区深山老林的坪田坳的土匪,当场抓获土匪小队长1名,匪徒3名,缴获枪支4支,打伤匪徒数名,是役农协会成员徐华生亦受轻伤。翌日乘胜追击,又将土匪追击至过水坑,把土匪击溃。翌年1月6日在半镜村将余匪20余人击散,并缴获一批军用品。为民除害,大快人心。1929年国民党陈学顺带领他的一四O团纠集当地民团共2000多人进攻上朔。当反动伪乡长谢伯英看到全是用花岗岩石建造的规模宏大的彭氏宗祠(即十房祠堂)时,分外眼红,气急败地指着说,这是共匪农协会的老巢,又是共匪村(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上朔村的贬称)上朔彭氏的老巢,要彻底的烧毁它。于是便派人爬上屋顶,全部浇满煤油,一把火将农协所在地——上朔村十房祠堂烧毁。1968年,上朔人民自力更生,在旧址修建了全县村一级最大的会场——上朔人民会堂,作为上朔大队办公场所和村民大会场所。
 (二) 南雄县苏维埃政府保卫战
   1928年2月18日,中共南雄县委在黄坑墟召开万人大会,成立南雄县苏维埃政府,曾昭秀任苏维埃政府主席,会上宣布农民赤卫队为县苏维埃的武装队伍。县苏维埃办公机关就设在老革命根据地——上朔洋楼(即彭家大院碉楼)。新生的苏维埃政府在中共南雄县委的领导下,立即在全县开展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组织开展“平仓、平田”运动,打倒土豪劣绅,对地主老财进行封仓焚契,分田分地。此后,南雄县苏维埃政府又组织农民赤卫队,主动出击,在梅岭灵潭、珠玑芪芜阻击近千人的反动清乡团,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新生的苏维埃政府又缺少枪支弹药,难以抗击装备精良的反动派清乡团。为保存实力,以便在全县组织开展更大规模的武装斗争,赤卫队果断撤退。反动政府恼羞成怒,对南雄县苏维埃政府恨之入骨,翌年2月22日,国民党反动派陈学顺亲自指挥一四O团近两千训练有素的正规军,纠集地方反动民团几百人,共计2000多人,在反动伪乡长谢伯英带领下,个个荷枪实弹、气势汹汹向上朔村反扑过来,进攻南雄县苏维埃政府。全村村民与农民赤卫队一道,迎击敌人,经过两天两夜的艰苦拚杀,农民赤卫队终因缺枪少弹而失败。国民党反动派便开展屠村政策,到处疯狂喊叫“屋要过火,树要脱皮、人要过刀”,实行“见人就杀、见物就抢、见屋就烧”的“三光”政策。顿时,全村一片火海,连烧一个多月,整个村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反动派所到之处鸡犬不留,寸草不生。全村一千多间房屋全部化为灰烬,踪迹全无,一千多亩农田青苗被割,一些水圳水坝和山塘被毁,被抢被牵耕牛230多头,生猪300多头,勒索花红数万元。革命烈士彭士君、彭丁润古等100多名游击队员在战斗中被捕被杀。此外,有300多名来不及逃跑的无辜村民被反动派残酷杀害,有40多户人家全家杀害而绝户。全村三四千人,逃离家乡。反动派妄图彻底消灭上朔的革命据点和力量,采取灭村政策,长期驻兵村中,不问原由,见人就杀,村民有家不敢回、不能回,如此达半年时间之久,全村到处残垣断壁,荒草齐人高,蛇鼠横行。半年后,反动派才撤离。南雄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洋楼,在此次劫难中被烧毁。
(三)中央红军指导开展游击战争
  农民暴动失败后,革命活动一度陷入低谷,正在粤赣边指导游击队工作的朱德总司令知道这一情况后,亲切接见了彭显模等农民运动代表,并当场赠送步枪四支,以表彰和鼓励农运斗志,同时派红军代表秘密来到上朔村,传达中央苏区毛委员战略转移军事战略方针,指导农民赤卫队深入山区,化整为零,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保存革命火种。
12月19日,农民赤卫队按照中央红军的重要指示,在上朔村后龙山瑞云峰下的村头坪禾场上召开农协大会组,组建油山游击大队,大会选举彭彰伟为大队长。28日,游击队攻打大塘墟伪区公所,首战告捷,缴获步枪10余支,击毙击伤敌伪9人,1929年2月反动首领谢伯英、冯宠华率民团300多人再次血洗上朔村进行报复,杀死击伤革命群众10人,抓去游击队家属及百姓80多人,烧毁民房和抢劫财物一批。之后上朔游击队在中央苏区朱总司令直接领导下,先后进攻乌迳,大塘和邓坊等伪区公所取得胜利。这激起了反动民团的疯狂报复,在上朔进行了三场敌我争夺战,上朔被杀被抓革命群众和无辜平民100多人,仅1929年10月反动县长王名烈率全县民团近500多人围攻上朔,杀害群众20多人,抓去平民近百人,勒索花红数万元。1930年2月响应朱总司令号召,游击队转战粤赣山区,攻下南安县城,进入南康,受到朱总司令亲切接见,在朱总司令的指挥下,游击队相继拿下南康、南安两县城。26日朱总司令率队在攻打南雄,在梅岭中站与反动派决战,我村游击队中队长彭吉妹俚为朱总司令作向导,在此役断后的掩护中不幸牺牲(电影《血染油山》中有介绍)。2月28日,油山游击队随朱总司令带领的红军部队攻下江西信丰县城,此后,游击队编入红军二十六纵队。
1930年4月,上朔村在中共南雄县委指导下,又组建了一支游击队,并与反动民团进行了五场武装斗争,取得较大的胜利,有力地打击反动势力嚣张气焰,队伍不断扩大为中队,彭禄山任中队长。游击队不断扩大战果,1931年再次扩编为北江红军独立团第三营,彭禄山任营长。在独立团指导下,取得了攻打秀塘坑土围、延村水楼等战役的阶段性胜利,并乘胜追击,连续取得了信丰崇仙墟革命同志大营救和对黄坑反动派余匪清剿活动胜利,之后转战粤赣边区江西境内。
  1932年1月,南雄革命先驱、农协会和赤卫队创始人、游击队政委、中共南雄县委书记、赣南行委委员彭显模等一大批革命战士,被潜入我军独立团的国民党特务诬陷为AB团而杀害。
  1932年8月,营长彭禄山在施公地战役时因掩护其他同志安全转移时不幸受伤,被反动派放火烧山而光荣牺牲。
(四)红军水口战役的后勤保障基地
  1932年7月4日,红一方面军进攻粤赣边的江西大庾未果,国民党军第14、第52师及粤军第4、第5师和独立第3师分别由上犹、韶关、信丰向大庾、南雄急进,企图从南北两个方向合击红军。7日,粤军第5师、独立第3师进抵南雄,第4师进抵乌迳。8日,红一方面决定集中3个团,消灭由南雄出动和进抵乌迳之粤军。当红5军团向乌迳进击时,得知乌迳之粤军已西逃,红5军团遂向南雄以东水口方向截击,并在水口对岸蒻过村,击溃粤军第4师2个团,迫其余部退守水口。9日,粤军援兵6个团由南雄赶至,水口粤军增至10个团。红5军团未悉军情之变,仍按原计划攻击水口,结果造成很大伤亡,幸江西军区红军独立第3、第6师及时援至,稳住了战局。10日,红1军团、闽西红12军赶至水口地区,红军各部对水口守军发起总攻,击溃粤军10个团,迫其退守南雄。
  为了配合水口战役,中共南雄县委将群众基础较好、觉悟较高的老革命根据地上朔村定为大后方。战争期间,动员和组织400多上朔村村民,与游击队员一道共700多人去水口支前,村民积极响应,有的拿出衣物,有的捐粮油、鸡鸭,还有的杀猪、宰牛,他们推着独轮车子,挑着担子,步行十几里,到水口前线慰问和犒劳红军战士。当村民了解到这么多红军伤员无处安身,他们又用家里的门板作单架,肩挑手提,将300多名受伤红军将士抬回上朔村,细心照顾,耐心服侍,让红军伤员静心疗养。为了让受伤的红军将士们的身体迅速得到恢复,一些村民热情地送来大米、猪肉、鸡和蛋,有的上山打猎、下河捕,还有的郎中到山上采来草药,为红军治伤。
  当了解大部分村民没有文化时,红军战士们也克服伤痛困难,热情地教他们识字学文化,宣传革命道理,宣讲红军故事,有的村民听后深受启发,当场表示要求参加红军。
  经过耐心治疗和护理,大部分红军战士恢复健康,与村民依依惜别,部分伤重不幸牺牲的红军,村民们都按照当地习俗含泪安葬,有的还捐出棺材寿板让红军战士入土为安。
(五) 朱毛红军长征夜宿上朔
  1934年10月中,红军长征从江西出发,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从江西省信丰进入南雄,一路侦察踩点,过关斩将,清除了反动军阀陈济棠设置在乌迳、新田、锦陂的重重障碍和封锁防线,来到老革命根据地上朔村。红军认真听取了中共南雄县委和地方游击队领导的工作汇报,并对红军长征路上的敌情和布防情况进行分析,大家一致认为上朔村是老革命根据地,又是南雄县苏维埃所在地和游击队活动据点,群众基础好。全村三面临水,沟深河宽,村庄城堡坚固,街巷纵横如迷宫,易守难攻,利于防守。村北是连接粤赣边界连绵几百里的深山老林,一遇紧急情况,有利于部队的撤退和隐蔽。巨大的村庄,有利于为部队提供给养、住宿和隐藏,决定上朔村作为红军主力部队休整和宿营地,毛主席和朱德与红一方面军总部在上朔村休整和住宿。红军一到达上朔村,便热情地为老百姓劈柴、挑水、打扫卫生。据说,当红军听说村民吃水困难,还协助修复村边河道上的水利设施,扩宽加固村民水井。老百姓们也纷纷让出自己最好的房子给红军住宿,但红军战士有纪律,为了不打扰村民,大部分都自觉住在祠堂、柴房、街道边和屋檐下,或者空弃的老旧房子里。同时,红军战士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写标语,教红军歌。并在徐屋祠堂谱写下了著名的《当兵就要当红军》歌,是目前发现唯一的一首有曲谱、有歌祠,可以传唱的完整红军歌。
  村民们看到红军不但不扰民,还帮忙做好事深受感动,他们自发的给红军送粮油、衣物、鸡蛋、芋头、青菜等。当地游击队和地方组织趁着村民的热情,动员村中富裕大户和士绅慷慨解囊,捐钱捐物,为艰苦的红军筹粮筹款,共筹得粮款三四万元。有的百姓还将自己平时舍不得穿的作嫁装布鞋、衣被、布料捐献出来,被红军当场婉拒,部分拒绝不了的,红军也打上欠条,承诺日后定当归还。
 (六)参加陈毅三年游击战争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的红军第24师和地方武装共1.6万余人,分散突围转入游击战争。
中共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项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以及赣南军区司令员蔡会文,赣南少共省委书记陈丕显率领突围余部,先后转移到赣粤边油山山区,同先期到达该地活动的赣粤边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乐天部会合,组成1400余人的游击队。我村彭过房、彭泥鳅干俚等人参加了游击队,他们充分利用自己是油山本地人,熟悉地形、路线和风土人情,便于掩护的天然优势,为游击队收集情报,做向导,筹集钱粮、衣物。如我村游击队员彭过房因其机灵胆大,在1935年至1936年期间,担任项英同志的向导,一次次安全避开敌人的关卡和盘查,深得项英同志的赞赏和好评。游击队员彭泥鳅干俚曾经为陈毅元帅煮饭,做火头师傅,尽管敌人封锁严密,他都能巧妙地从山民中弄来食物,或者利用自己擅长打猎的特点,在山上弄来野味、山果、野菜等。
(七)自发组织支持抗日
  1938年,抗日战争暴发后,我村筹备农协会主要成员彭显善,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又组织90多人的抗日自卫队,一方面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另一方面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并积极组织筹集粮款和物资,支援前线抗日。期间有六七个青年自发北上,要参加抗日,由于找不到抗日组织,又不熟悉道路,一个多月后才回到家乡,加入抗日自卫队于1945年在夹河口其岭与日寇激战数小时,迫使日寇撤退。随后自卫队参加了何高领导的游击队,有利地壮大了我党革命队伍。


扫描二维码分享
    韶关商讯网首页 韶关社区 企业简介 网络推广
    最新图集
    仁化安岗村红色教
    阮啸仙居住地位于董塘镇安岗村,建于清末年初。1925年秋,阮啸仙奉命到仁化......[详细]
    韶关五里亭省委旧
    韶关市五里亭省委旧址,韶关市北伐战争纪念馆红色教育培训电话0751-8932968......[详细]
    梅州三河坝战役遗
    三河坝战役纪念馆内设举义南昌城、挥师南下、浴血三河坝、西进湘南、会师井......[详细]
    中共中央印发《党
    第二十一条 用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纪念设施、革命旧址等红......[详细]

    广东(韶关|南雄|惠州|汕尾|梅州 )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 红色文化培训 | 革命传统教育 | 红色研学旅行 | 乡村振兴培训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广东星光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南雄市光明西路23号 | 电话:0751-3883191  13380728835(王校长)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推荐或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审核删除,本网站属非经营性网站。

    粤ICP备19077198号 
    粤公网安备 44020402000261号